淳安千岛湖传媒中心-尊龙凯时入口

论画面语言对屏媒微新闻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14-03-05 09:40:56   
论画面语言对屏媒微新闻的重要性

印象传媒  滕晶晶

【内容摘要】 对屏媒微新闻来说,画面语言运用恰当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生动的画面语言比其他任何内容更能吸引到受众的目光,从而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本文从画面语言的重要性,如何使画面更具感染力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结合实例做出了阐释。

【关键词】 画面语言;表现;感染力
    
    画面语言是提升屏媒新闻魅力的关键。电视语言主要分为画面、同期声和解说词等三种基本的语言类型,其中画面语言因其特有的丰富、真实、信息量大、节奏感强等特点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闻画面语言能真实再现新闻事件的原始面貌,有着丰富、直观、现场感强等特点,比单纯的文字语言、声音更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和意识的共鸣。作为担负着新闻语言表达功能的重要载体,富有感染力的动态画面是屏媒和电视区别于其他媒体形式的重要内容,而对于户外led屏幕来说,生动富有生命力的画面更是能够直接让行人停下脚步,忍不住驻足观看的重要条件。

    一个好的镜头语言,可以把新闻事件中的几个要素一一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背景等等,在表达能力上远远高于声音和单纯的文字传播语言。一幅好的画面胜过千万个字,特别是可视性强的新闻,画面的魅力尤为凸显。比如全国优秀电视新闻《乡长的奥迪车和岌岌可危的学堂》中,一辆崭新的奥迪车驶进乡政府院内,保养良好、笑容可掬的乡长围着心爱的奥迪车转了一圈;没有校门的长青乡小学,三根木头支撑着教室的右山墙,破旧的黑板,残损的课桌椅。这是一条无须多用解说词的优秀电视新闻,这几个画面语言组合在一起,画面内涵极其深刻,强烈地冲击观众的视觉及思维,表现的思想内容不言而喻,立即引起观众的视觉兴奋和认真的思考,使观众在无需画面语言的情况下就看懂了新闻,并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倘若用大量解说词和堆叠的形容词来描述,形成的效果还有可能远远达不到这种视觉的震撼力。这种对比画面语言的组合,不仅适合批评性报道,也适合于江河改造、居民生活的改善、新品种推广试验田和综合性成就报道等多方面的报道。

    因此,在传统电视媒体、新型网络媒体并驾齐驱的当下,户外led屏幕上的内容,新闻节目的内容,尤其是画面语言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提升新闻画面质量,提高传播信息和交流思想的效率,使其在夹缝中求生存并立于不败之地具备能力、成为可能。而要提高画面语言的质量,就必须从拍摄和剪辑等环节多管齐下,提升新闻节目的魅力。

一、现场拍摄和景别的选取。

    画面是电视新闻反映新闻事件最重要的手段和最主要的元素。一幅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精彩画面是电视新闻作品的精髓,而流畅、富于个性的画面语言有助于更艺术地、客观地反映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以及所处现场最具本质特征的动作流程。记者抵达新闻拍摄现场,要快速把握新闻主题,融入现场,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把新闻事件中最能表现主题的画面拍摄下来,并在剪辑过程中运用好画面的逻辑语言,让画面的组合语言高于现场的新闻形式,引发观众的共鸣。

    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人体肩部以上)、近景(人体胸部以上)、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在电影中,导演和摄影师利用复杂多变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调度,交替地使用各种不同的景别,可以使影片剧情的叙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人物关系的处理更具有表现力和张力,从而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一般来说,景别越大,环境因素越多。景别越小,强调因素越多。摄影机和对象之间的距离越远,我们观看时,就越冷静;也就是说,我们在空间上隔得越远,在情感上参与的程度就越小,较远的镜头本身有一种使场面客观化的作用。比如今年的千岛湖狂欢节表演现场《狂欢节:民间艺术群英荟萃 土洋表演大饱眼福》这一则新闻一开场要用一个全景交代事件发生的地点以及场景,简洁明了。再比如《爱心妈妈情牵金峰》新闻中贫困家庭的一些场景,旧书包、火炉上的中药、小女孩的书等镜头就用了特写,反映他们的家境和女孩在困境中依旧热爱学习的品质。

二、提高观察能力,熟练掌握画面语言。

    画面的视觉因素始终是影视艺术形象构成的最基本因素,画面语言是电视的本体语言。影视银屏可以有长时间不出现声音的画面,却很少允许存在不见画面的声音,没有了可视的画面,失去了画面的基础,电影电视独立的传播形态就不复存在。要通过反映事件发生的多个环节,所涉及人物的情绪变化及所处环境最本质的特点,增强电视新闻画面的表现力。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在观察事物时是全景式的,但作为电视摄像记者,必须考虑如何把无限的视觉空间变为有限的镜头空间(画面语言),让眼睛像镜头一样去感觉对象,把它显示在镜头视点上,从而准确地表现客观对象。电视新闻的画面拍摄只能在很短的时间,有时甚至是瞬间完成的。因此,摄像记者平时就要注意对生活的直接观察和选择,注意画面语言的典型性。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事件发展的每一个瞬间,不一定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东西,作为摄像记者就要不断强化视点训练,培养画面语言意识,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各个点去理解和感受生活,从被摄对象的千姿百态中寻找并选择出有价值、能代表本质的个性镜头来。一条电视新闻必须有几幅最能表现主题的典型性细节画面,才能入木三分地把主题表现得尽善尽美。如10月18日的微新闻《贺齐庙会祭祀仪式热闹开场》,现场“贺老爷”出巡及祭祀仪式都有固有的流程,在现场必须找准位置和角度,精准地记录各个环节,否则现场不可复制、不能重来,就错过了精彩的现场内容。

三、强化剪辑意识,提升画面语言表现力。

    电视摄像记者应在拍摄中选择合适的镜头和角度,调动画面语言,使视觉形象更加丰满、真实、感人,积累足够的、丰富的画面素材,为后期编辑打下基础。做到这一点,摄像记者在拍摄中必须强化剪辑意识,在拍摄前对这条新闻的整体构想有一个整体把握。在保证画面丰富的同时,每拍一个镜头或一组镜头都要想到剪接点,该用什么样的镜头作为这一场景的开头以同前一场景连接等等。拍摄中有了这种剪辑意识,后期编辑可信手找到所需要的画面。整条新闻编辑起来一定会清晰流畅、主题鲜明,镜头景别恰到好处,充分提升画面语言的表现力。比如一分钟的新闻一般以剪辑十五六个画面为宜,拍摄时(除事件性新闻)要少用推拉摇移,多用固定镜头和切换,并且画面要多角度、多侧面、多景别,这样容易找到剪接点,画面语言表达信息量大,完全可以支撑起文稿所叙的内容。

    如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的“坚守岗位系列报道”,由于是表现人物的形象和尽职尽责,在剪辑的时候要充分注意抢拍不可再现的气氛和人物精神状态,并不断变换角度和景别,兼顾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也不忘记交代环境、时间,考虑到开头和结尾画面。有经验的、成熟的记者到现场后先抢拍一瞬即逝的形体,这样既及时准确地捕捉到了有限的画面,又考虑到了片子的整体结构。

四、组合对比鲜明的画面语言,引起观众的视觉兴趣。

    要吸引观众的兴趣,要确立一种“画面思维”,也就是画面的逻辑顺序。“画面思维”区别于语言文字表述使用词汇进行抽象思维的方式,要求影视制作人员要锻炼自己具有用生活里活生生的具体可见的形象来表达意思的能力。比如在剪接过程中,如果用到了人物走动或者是车流的镜头,那么连接的镜头还是类似场景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不要“越轴”,否则容易造成逻辑上的错误。

    影视画面是对于客观事物的实录,表现的是客观有形世界的具体形象,具有真实性、逼真性。电视的优势主要在于依靠视觉形象,也就是画面传递信息,表现主题。画面是电视新闻反映新闻事件最重要的手段和最主要的元素。真实是新闻的魅力所在,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只有那些最贴近民生、一线的新闻,最具有真情实感、最能反映新闻事实本质和特征的新闻画面才是最美的。那些失实的或歪曲新闻本质的画面则是虚伪的、丑陋的。电视记者只有在确保真实性的基础上,发挥画面语言视觉功能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电视新闻的传播效应,把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运用得更美更好,使电视新闻的质量得到提高。

    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必须有几幅最能表现主题的典型性细节画面,才能入木三分地把主题表现的淋漓尽致、尽善尽美。作为摄像记者要会动脑子、会思考,肩上扛着摄像机,镜头要用大脑去拍,用心去感悟,带着观众的眼光去拍,把新闻的表现形式运用得更好,探索创新画面语言的表现力,才能不断提高视频新闻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山:《电视台新闻发展思路》,《中国记者》,2010(3)
2、杨晓:《电视新闻标题制作探析》,《职大学报》,2010(1)
3、陈军:《电视新闻细节的应用》,《新闻前哨》,2010(3)
4、丁奇鹏:《浅谈提高新闻画面语言表现力的重要作用》,《科技传播》,2011(12)
5、百度百科、知道等网络资料:

网站地图